與鯨豚共游

關於「追鯨」這檔事

下水跟鯨豚共游這件事情,相信是許多愛海、愛鯨豚朋友的夢想,甚至因此去學了水肺潛水,或自由潛水。我自己也是因為長時間拍攝台灣東海岸的鯨豚之後,分外好奇他們在水中的樣子,才開始下水的。要鯨豚一起在水中活動,目前全球的主流方式均是以浮潛、自由潛水為主。因為對鯨豚來說,「氣泡」這件事情多有提醒、警示,甚至挑釁的意味。那………相信沒有人希望被一隻動輒十幾公尺的生物警示,也當然不希望自己有事沒事背著水肺去挑釁一隻動輒十幾公尺的生物吧。那每次聊起下水追鯨的過程,朋友們都會嚮往卻又有點小擔憂的問說「所以一定要會自由潛水嗎?」、「我不會下潛耶,怎麼辦?」、「我潛不了太深!」之類的問題。為了在必要之時能夠順利拍攝到一些畫面,也為了有著正確的觀念,我是有完成自由潛水的訓練課程沒錯,不過其實也只是15米以內的Level 1。主要的原因除了我自己懶得持續進修之外,另一個就是因為其實隨著水越深,光線就變得越差。那在拍攝鯨魚、海豚這類大型生物的時候,閃光燈是很難幫上忙的,多半只能靠自然光,所以光線的充足於否也就變成關鍵性的因素。這幾年追鯨下來,也很清楚的了解到,跟鯨豚在水中共同活動的過程中,相對於下潛的能力,更重要的反而是水面移動能力!至於為什麼?這就跟如何適當的接近鯨豚有著很大的關係啦。

東加大翅鯨
海豚自由潛水

對於船隻與下水者來說,真正適當的尋鯨概念,其實都是尋找那個「對」的群體,然後等待合適的時機,並且不對鯨豚造成過度的驚擾。這個「對」的群體通常都有幾個特性,雖然會因為不同的鯨豚種類而略有差異,但大抵來說不外乎;相對來說比較不會因為船隻與下水者而改變他們的活動模式、移動速度較為緩慢、甚至會好奇的主動靠近船隻等等。許多國家也都有著相關的規定;包括了放慢船速、以適當角度接近、以怠速狀態等待讓他們習慣船隻的出現等等,每一個步驟都有其必要性。而除了上述的這些項目之外,也都不約而同的強調不可阻斷鯨豚的游動路線或直接擋在他們前面,以及不可在他們的上方水域直接下水。一再提醒這些事項,都是希望以不逼迫的方式,將停留與否的決定權交在鯨豚群的身上,船隻與下水人員反而是處於等待適合機會的被動位置。而不是每每像狩獵般的催足油門衝到鯨魚旁邊,只為了那一張照片,或那自私的一眼。讓剛從深海上浮急需呼吸的他們,可能連氣都還沒換夠,就又被逼迫的舉尾下潛……

東加大翅鯨

以南太平洋的東加王國為例,當地的賞鯨(Whale Watching)就直接是指在環境條件許可的情況之下,讓參與行程的遊客下水與大翅鯨同游,也因此當地對於賞鯨的流程有著完整且嚴格的「法律」(不是什麼賞鯨規範而已)。賞鯨公司、開船的船長、帶人下水的guide都需要擁有相關的證照才行,但是比起這些法律條文的約束,在那邊看到他們對於動物跟彼此船隻的尊重,才是讓我覺得最棒的事情!當一艘船發現另一艘船周圍是有動物的狀態;不論是已經在下水,或嘗試跟隨的過程中,都會在一定距離之外就開始繞道而行,而繞開的距離通常都遠超過法規所制定的範圍。過程中如有其它船隻靠近,例如不知情的外國帆船,附近的船隻也會特別繞過去提醒。

假使當天鯨況不佳,只有幾組大翅鯨的狀態適合下水,船家們也會彼此先以無線電聯絡,在許可的時間內「喊聲」排隊,而不是所有的船同時圍繞到鯨群的周邊,只為了爭奪下水的機會。而在阿根廷下水拍攝南方露脊鯨的過程中,則更是看到至目前下水經驗以來,最嚴謹完善的管理。相對於已經商業化的東加、日本來說,在阿根廷下水除了要特別跟國家公園主管單位APN (National Parks Administration)申請攝影許可之外,同時還規定要付費聘請一位APN的ranger全程隨行。在船上是ranger跟船長討論過後,覺得狀況適合,才會放人下水。在停船等待或拍攝的過程中,船長甚至會特地把舷外機升起,等到需要航行時才再次放下去,只是不讓螺旋槳的銳利邊緣有機會刮傷在船邊附近活動的鯨魚們。這一切的一切,不論是船與船之間的彼此體諒,或是對動物的尊重,都讓看在眼裡的我感動萬分。

Humback whale
東加王國當地的賞鯨(Whale Watching)是指在環境條件許可的情況之下,讓參與行程的遊客下水與大翅鯨同游
 

那我自己也是直到去了不同的地方看過之後,才知道下水時不應該把船直接「嘟」到鯨豚的前頭或身邊(雖然某些地區的船家還是這麼做的);而是要在一段距離之外就從船隻游至鯨豚身邊,或是在他們可能經過的路徑上等待。當然誰都不敢斷言每一次下水的結果,能否成功看到鯨豚們的身姿,還只是練身體健康踢辛酸的。因為有很大的比例在游近之前,他們早已移動離開,只剩下眼前一片藍。當碰到這樣情形的時候,也只有摸摸鼻子,再游回船上去。

此時下水接近的流程也就會關係到成功的機率,除了儘量安靜的滑入水中之外,另一個關鍵則是讓蛙鞋不要啪~啪~啪~的在水面拍打,而是埋沉水中迅速且安靜的前進。那如果幸運的話,就有機會碰到停留在原處不動的,甚至願意跟下水者有些互動的個體,但能夠下潛與否,也跟鯨群的組成狀態有絕對關係。就像大家可以知道,動物在幼體新生之時,做媽媽的多半會處於較為警戒的狀態。在東加,由於大翅鯨是到固定每年遷徙到那邊生產、育幼,所以有80%的機會都是遭遇到母子對的組合。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不論小鯨魚如何的活潑好動,都是不能做下潛動作的,因為這有可能會讓母鯨感受到威脅,然後就把小鯨帶走了;南方露脊鯨則是可能本身習性就比較沉穩緩慢,也或者因為在阿根廷有許可能夠下水的人就不多,受到的干擾機會也就相對減少等因素,所以南方露脊鯨母子對就不若大翅鯨敏感,但在水中當然也還是要隨時注意母鯨的狀態。那如果碰到是大群體的狀態;像是東加的Heat run註1、斯里蘭卡的Super Pod註2,在安全無虞的前提之下,就可以有比較多的下潛動作。

阿根廷南方露脊鯨
南方露脊鯨則是可能本身習性就比較沉穩緩慢,也或者因為在阿根廷下水的人就不多,所以南方露脊鯨母子對就不若大翅鯨敏感
東加大翅鯨Heat run
一群大翅鯨正在Heat Run

所以說,雖然用的是「追鯨」一詞,但其實指的也是追尋鯨豚的過程,而不是指在水中死追活追的。真正好的狀態,好的畫面其實是花時間等待他們主動的靠近,但是這往往也是最難的。要不然……就算我們先把對鯨魚的干擾這件事情放到一旁不談好了。放心,就算你踢到腿斷了,還是連他們的車尾燈都看不到,怎麼可能追的上鯨魚呢?別傻啦~~~~~

註1:Heat run是一群雄鯨在競速,目的不是直接的吸引母鯨,而是比較像競爭比試。但是也常常沒有母鯨,就是大家起哄跑好玩,身體健康的。

註2:Super Pod指的則是大群體的聚集,沒有什麼競爭的意味,就是大家一起移動或活動。

延伸閱讀──

您可能會想看

Facebook

Instagram

合作夥伴

Instagram

只有 WordPress 網站管理員能看到這項錯誤訊息

Error: No feed found.

Please go to the Instagram Feed settings page to create a feed.

Facebook

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