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絡客服

海洋友善防曬

友善海洋防曬真的友善?理解市面上的防曬選擇

在炎熱的陽光曝曬下,皮膚特別容易受到紫外線曬傷或曬黑,大海上沒有遮蔽物時陽光強烈,潛水完上岸後也容易留下面鏡臉跟比基尼痕。紫外線中波長較長(320-400nm)的UVA主要會造成曬黑及老化,波長較短(280-320nm)的UVB則是會造成皮膚曬傷,讓穿衣服、洗澡都變得痛苦萬分。

尋找防曬方法時,除了看防曬產品的SPF防曬係數、PA值有幾個「+」號,今(2020)年看到台灣各地珊瑚礁白化的慘況,潛水員們也開始討論起,哪種防曬比較「珊瑚友善」?

眾說紛紜,越來越多產品標榜「珊瑚友善」,那身為消費者的我們可以怎麼分辨呢?從防曬方式、珊瑚及海洋友善的意義跟哪些防曬成分會嚴重破壞海洋,一層一層分辨,希望能幫助我們找到能防曬又不傷害海洋的方法。(註:造成珊瑚白化的原因很多,不僅只有防曬成分,還有海水內的化學物質、溫度、酸鹼性等因素,本文針對防曬成分造成的影響做討論。)

海洋友善防曬
已死亡被藻類覆蓋的珊瑚

防曬方式分成哪幾種?

物理性防曬

物理防曬主要分成直接用「衣物」,與擦抹「物理防曬乳」兩種。兩者都是直接遮擋陽光對肌膚的照射,避免皮膚受到傷害。衣物防曬的「持久性」與「防曬效果」,由於不像防曬乳需要補擦或被汗水帶走,表現通常比防曬乳更佳。

  • 衣物(又稱物理防曬)

下水時可穿戴泳衣、帽子、水母衣、防寒衣、臉基尼、潛水手套、潛水襪等陸地上可搭配使用具抗UV功能布料的衣物、帽子、陽傘、墨鏡等(註:部分抗UV布料是使用染製過程中加上「紫外線隔離劑」或「紫外線吸收劑」,以達到防曬效果,容易越洗防曬效果越差)。

有些自潛員發揮創意,使用登山、跑步、騎單車常使用的運動頭巾,由於快乾又有彈性,可以在嘴巴、耳朵的位置用剪刀剪開,自製臉基尼。穿戴這些潛水衣物下水時,可以注意是否有皮膚沒有遮到,才能避免留下白手套跟白腳踝,還能避免水母跟水螅的親密接觸。

  • 物理性防曬乳

以二氧化鈦Titanium Dioxide (TiO2)、氧化鋅 Zinc Oxide (ZnO)這兩種成分作為「防曬粉末」,讓紫外線反射或散射離開皮膚,較不會對皮膚造成刺激,因此痘痘肌與敏感肌只適合物理性防曬乳。

防曬粉末大多會卡在毛孔,不容易滲入人體,也不會被身體吸收,相對安全且穩定。而防曬粉末會讓皮膚看起來偏白、防曬較厚重,如果粉末越細,塗抹感受上越清爽。

然而,也有研究指出物理性防曬乳中,如果不是使用無機的二氧化鈦或氧化鋅,而是顆粒只有奈米級的ZnO-NP,一樣會有造成珊瑚白化的風險喔!(Schneider and Lim, 2018)

化學性防曬

化學性防曬使用防曬乳中的「化學防曬劑」吸收紫外線,轉化成熱能釋放,藉此降低紫外線對於皮膚的破壞。而其中的化學防曬劑種類很多,大多是「化學合成酯」或 「環境荷爾蒙」,部分有引起皮膚病變、蕁麻疹與致癌風險。而化學性防曬由於沒有粉末,塗抹起來感覺比較清爽。

其他

植物油如椰子油跟橄欖油,也常被海人當作防曬使用,主要功能是為皮膚保溼,讓水分不會這麼快被帶走。植物油抵抗紫外線的效果目前眾說紛紜,其中植物油中的維他命E僅能吸收波長短於310nm的紫外線,然而UVA跟UVB的波長範圍橫跨280-400nm,因此很難完整吸收紫外線。部分研究指出椰子油防曬效果可達到SPF7 (Kaur & Saraf, 2010),但也有科學家實驗證實純植物油並無防曬效果(Gause & Chauhan, 2016),目前科學界尚無統一的結論。

哪些是海洋「不」友善防曬成分?

在珊瑚白化逐漸嚴重的今天,國內外廠商推出「珊瑚友善、海洋友善」的防曬乳越來越多,但是要怎麼判斷哪些是真正海洋友善的防曬乳呢?

其實帛琉與夏威夷等海洋國家/地區,已經列出了禁止使用的化學防曬劑成分能協助我們判斷,這些成分主要出現在「化學性防曬乳」中。共同禁止的成分一是「氧苯甲酮」,為常見的防曬乳成分,全球大約有3500種防曬乳含有氧苯甲酮,成分二是「桂皮酸鹽」,則是廣泛作為防曬乳中的UVB吸收劑。其他禁用成分請下圖。

Oxybenzone
Oxybenzone對人體與海洋的傷害
Octinoxate
Octinoxate對人體與海洋的傷害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也指出,Oxybenzone (BP-3) 對於珊瑚幼體的生長會造成傷害,包含DNA損傷、內分泌異常導致骨骼生長異常、和小珊瑚的嚴重畸形。而Benzophenone-2 (BP-2) 則是只需要很低的濃度,就能快速殺死珊瑚幼體。

而這樣劑量是多低呢?珊瑚礁聯盟(Coral Reef Alliance,簡稱CORAL)指出只需要一滴氧苯甲酮(62 ppt濃度的BP-3)加入約6.5個奧運游泳池中,就可以對於這個水域中的珊瑚生長造成上述負面影響。珊瑚礁的顏色來自與珊瑚蟲共生的藻類,當這片海域中,氧苯甲酮濃度高到足以殺死藻類,大面積的珊瑚白化就會發生。

不只是防曬乳中常見BP-3的成分,英國Marine Safe協會也指出護唇膏、唇蜜、保濕防曬等其他類型的化妝品中也看得到它的添加(延伸閱讀:在美含有oxybenzone產品清單)。

每次消費都是對未來的選擇,穿著衣物的物理防曬對海洋傷害最小。如果在選購防曬乳的時候看到這些禁用成分,請不要猶豫,把它放回架上、踢出你的購物車,就能在選擇防曬的同時,減少對於海洋環境的破壞。

夏威夷防曬禁令
夏威夷防曬禁令包含2種成分
帛琉防曬禁令
帛琉防曬禁令包含10種成分

意識到已經失去了什麼,才能痛定思痛去改變。美國夏威夷眾議員李(Chris Lee)曾說「在我的一生中,我們的星球失去了大約一半的珊瑚礁。我們必須採取行動,以確保能夠盡力保護另一半的珊瑚。」

而環境跟人其實是密不可分的,帛琉總統雷蒙傑索(Tommy Remengesau)強調「帛琉人必須尊重環境,因為環境是孕育生命之所,沒有環境,帛琉就沒人能倖存。」

帛琉跟夏威夷的人們已經感受到防曬與海水暖化對於珊瑚的威脅,他們不願意下一代失去看到美麗海洋的機會,希望藉由改變觀光客的習慣,守護海洋家園中的珊瑚群。

到底是珊瑚友善,還是海洋友善防曬乳?

這些被禁止的化學成分,對於珊瑚中的珊瑚蟲跟共生藻類衝擊最嚴重,珊瑚是「珊瑚礁生態系」中最基礎的營養來源,因此大多數的友善防曬會強調「不傷害珊瑚」。

但其實,這些化學成分對於無法逃亡的珊瑚到游泳健將海豚都會傷害(見下方的圖與表),若食用這些受害的海鮮,防曬中的毒素也會進入人體。

化學防曬對海洋的影響
化學性防曬對海洋生物的影響,以及如何同時保護我們的皮膚與海洋生物
(圖片來源: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

表格:生物受到化學防曬劑影響的程度

生物類型傷害程度
綠藻破壞綠藻生長與光合作用的能力
珊瑚化學物質會累積在珊瑚珊瑚蟲與共生藻的組織中,導致珊瑚白化、幼年變形,並傷害其DNA甚至使珊死亡
蚌類造成蚌殼與組織的缺陷
魚類降低魚類生殖及生育能力,並導致雄魚出現雌性性徵
海膽破壞海膽的生殖及免疫系統,並造成幼年期的外觀變形
海豚會累積在海豚的組織中,並經由生育累積化學物質給幼體海豚

資料來源: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

人類對於這些化學物質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不斷在檢視與修正,就像以前沒有人會注意到原來珊瑚白化跟我們身上的防曬有這麼直接的關係。如前面提到,看似安全的物理性防曬乳中,如果使用奈米級的ZnO-NP,一樣對珊瑚來說充滿威脅。

那我可以怎麼做?

要同時保護自己的皮膚跟海洋,英國的MarineSafe組織建議大家三個步驟改變自己的防曬習慣:

  1. 要清楚知道「防曬傷害海洋」是個嚴重問題
  2. 透過衣物遮蔽等方法,減少需要塗抹防曬的面積
  3. 將你的防曬乳,換成比較不具傷害性的防曬(避免使用會傷害海洋的成分)
MarineSafe防曬行動
三步驟保護自己的皮膚與海洋(圖片來源:MarineSafe)

目前台灣還沒有海洋友善防曬的清單(※),想要找歐美品牌可以看EWG的評比做為參考。或許未來,消費者的聲音也能影響台灣的法規與檢驗指標,禁用這些成分,終止防曬對於海洋的破壞,而消費者也不用這麼辛苦檢查字很小的成分清單。在那天來臨之前,還是要睜大眼睛,仔細看標籤避免傷害海洋。

※ 編按:目前台灣已有本土品牌的海洋友善防曬乳──INNA海洋友善防曬乳

結語

台灣每年4、5月珊瑚產卵時的盛況,被稱為「海底星空」,然而這些剛誕生到海洋中的小珊瑚,如果碰到這些禁用的化學物質,存活率將劇烈下降,珊瑚覆蓋率、珊瑚生態系也會受到影響。

從澎湖的薰衣草森林、東北角的蝙蝠洞、綠島的石朗、到整片墾丁國家公園海域,台灣的海看得到石珊瑚、鹿角珊瑚、海扇等,繽紛多彩的珊瑚礁生態系十分豐富,就像海底的熱帶雨林,珊瑚提供珊瑚礁區的生物最基本的食物與能量來源,小丑魚、隆頭鸚哥、雀鯛、刺尾鯛優游其中,像這樣的水下美景一定感動了不少人。

而她們的美麗與健康,需要每個下水的人,避免在皮膚上擦抹會傷害海洋的化學性防曬劑,最好連物理性防曬劑都少用,因為只要5000個人都在同一個海灘下水,即使是物理防曬中的油脂都可能產生毒性 (Craig A. Downs, 2019)。

使用友善海洋的防曬方式不為了其他,只是在自己能力所及處努力,希望下次再回到這裡潛水時,能看到這片珊瑚與海洋,美麗如昔。


參考資料:

  1.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Skincare Chemicals and Coral Reefs
    https://oceanservice.noaa.gov/news/sunscreen-corals.html
  2. 夏威夷 104 號法案立法紀錄
    Hawaii State Legislature
  3. 帛琉宣言 2018/10 No.-10-30-The Responsible Tourism Education Act of 2018
  4. 椰子油、橄欖油防曬兼保養?專家:不必冒險
  5. 珊瑚礁聯盟(CORAL), Sunscreen and Corals
  6. 珊瑚礁聯盟(CORAL), 2020/01, Cover Up for Coral Reefs
  7. 英國保護海洋組織(Marine Safe Organization), Marine-toxic ingredients in personal care products
  8. ConsumerReports, 2019/02, The Truth About ‘Reef Safe’ Sunscreen
  9. Dominic Andradi-Brown, 2015, Literature search for Personal Care Products in the marine environment (link)
    本文針對個人保養品(CPC)對於海洋環境的影響做文獻整理,每篇都有文章資訊及摘要,生物最小從微生物到大型海洋哺乳類,也討論海洋沉積物與海水的變化
  10. Smart Travel, 2019/08, 6 Destinations with Sunscreen Bans, and What You Need to Know
  11. Adler, B.L., DeLeo, V.A. (2020). Sunscreen Safety: a Review of Recent Studies on Humans and the Environment. Curr Derm Rep 9, 1–9 . https://doi.org/10.1007/s13671-020-00284-4
  12. Brausch, J. M., & Rand, G. M. (2011). A review of personal care product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concentrations and toxicity. Chemosphere, 82(11), 1518–1532.
    https://doi.org/10.1016/j.chemosphere.2010.11.018
  13. Kaur, C. D., & Saraf, S. (2010). In vitro sun protection factor determination of herbal oils used in cosmetics. Pharmacognosy research, 2(1), 22–25. https://doi.org/10.4103/0974-8490.60586
  14. Samantha L. Schneider Henry W. Lim. (2018) A review of inorganic UV filters zinc oxide and titanium dioxideㄡ Photodermatol Photoimmunol Photomed 2018; 35: 442– 446. Review.
    https://doi.org/10.1111/phpp.12439

延伸閱讀

帶了面鏡臉回家|帛琉自由潛水潛點分享

夏威夷自由潛水潛點介紹

Rachel Wine友善環境礦物彩妝,玩水女孩試用心得

您可能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