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絡客服

白鰭鯊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鯊魚與人類的情與仇

文/蘇珊      刊頭照片/王文彥

古老的傳說

鯊魚是各種海岸民族的神。太平洋島國斐濟有鯊魚神Dakuwaqa,鄰近的東加王國也有鯊魚神Takuaka,馬紹爾群島的每個部落有各自崇拜的鯊魚神,法屬玻里尼西亞、吉里巴斯等地也都有鯊魚神的存在。以衝浪聞名的夏威夷,也會祭拜鯊魚,據聞他們有九位鯊魚神。所羅門群島的勞拉人Lola,會將死者的遺體獻給鯊魚,祖先會和鯊魚融為一體,如果想和祖先對話就和鯊魚神巴夸說。獻祭的時候,如果護士鯊先享用祭品將被視為吉兆,黑鰭礁鯊先享用祭品將被視為兇兆,傳說當地人視鯊魚為人類的守護者,只有一個不相信鯊魚神的人曾遭遇襲擊。

毗鄰的巴布亞新幾內亞康圖人(Kontu),認為自己是喚鯊人,他們用敲打椰子殼招喚鯊魚,他們的神莫洛亞教人類如何招喚鯊魚,但他們十分敬畏鯊魚。在萬那杜的塔納島(Tanna),要捕捉海龜需要得到鯊魚的認可。波拉波拉(Bora Bora)的島民認為鯊魚能攜帶死者的靈魂,所以將之視為祖先。遠在非洲,比扎戈人(Bizango)會打扮成鯊魚跳舞,他們認為透過這樣的儀式可以得到自然的力量。鄰近的馬達加斯加島的維溯人(Veso)則認為:鯊魚可以捕捉,但不應該濫捕,因為鯊魚會保護人類。

未知的恐懼

約莫一百年前的某個夏天,熱浪襲捲美國,民眾紛紛奔往海灘,離人口稠密的紐約最近的某個海灘,連續發生了5起大白鯊攻擊事件,改編自此真實事件的小說《大白鯊》在電影鬼才Steven Spielberg和編劇Peter Benchley的巧手下栩栩如生地重現,讓許多人在學游泳,甚至學潛水的時候,都曾幻想過被鯊魚追擊的畫面,尤其是為了加速的時候。此後,各種妖魔化鯊魚的電影,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一如《臥虎藏龍》後的復古電影數目一般。

但實際上鯊魚是否如電影所刻畫的對人類那麼有興趣呢?

國際鯊魚攻擊檔案(International Shark Attack File, ISAF)在2017年蒐集到155筆攻擊事件(註一),其中88件確認為沒來由的攻擊,30件確認為被激怒的攻擊,意即:在人類刻意接近的狀態下攻擊人類,例如:被潛水員抓、攻擊打魚的人、咬到餵食人員、咬到要解開魚鉤或是漁網的人。其餘37起事件中,有18起涉及船隻攻擊,兩起有傷亡後啃咬,四起無法確認人鯊關係,以及一起水族館內攻擊。12起事件被認為有疑慮,也就是攻擊事件當中沒有鯊魚參與的,像是一起魟魚的攻擊和一起梭魚造成的傷害。這一年的各種數據和近幾年的並無明顯不同,並且年死亡案件數量比平均的六起少了一例。

鯊魚攻擊地圖
2017年發生點鯊魚攻擊事件地點,以及罹難事件地點。

數據會說話

從1580年代至今(四百多年了),累積發生的罹難攻擊事件當中,有80例是大白鯊造成的、虎鯊31例、公牛鯊27例,白眼鮫類總共則造成七例,其餘種類都在四件以下(註二)。這些罹難案件多半因失血過多造成,原因無他,這三種鯊魚的牙齒尺寸都比較大,攝食形態學(feeding morphology)上都屬於撕裂獵物的類型,而非咬住吞下,即使只是試探性的齧咬,也可能導致嚴重的傷口。人鯊互動的機會,明顯被海洋學、社會經濟學、以及氣象學所影響。較熱的氣候和越來越盛行的各種海上活動,讓人鯊接觸的機會大大上升,使攻擊次數有增加的趨勢;拜網路通訊的進步,ISAF也得以接收到更完整、即時的攻擊資訊,因此總攻擊事件的增加,除了和越來越頻繁的淺海活動有關以外,和此組織能夠收到越來越多資訊也有關係。

根據統計,攻擊事件當中,以衝浪和板類活動(風浪板、SUP等等)遇到的次數最多(59 %),其次是游泳和涉水(22 %),浮潛及自由潛水(9 %)、人體衝浪和玩太嗨(你沒看錯)、水肺潛水、和其他類型的淺水域活動比例都在5 %以下。這是由於板類活動以及較容易產生水花的運動,容易讓鯊魚聯想到食物──像是鰭腳類,或是受驚嚇拍打水花的魚,而忍不住「嚐試」看看。知名自由潛水員Tanya Streeter曾在她嘗試和鯊魚共遊、治療對鯊魚的恐懼影片中表示(註三),鯊魚對穿金屬色澤防寒衣時的她,非常感興趣,可能是因為顏色和鯊魚愛吃的洄游性魚類相似所導致。

鯊魚
鯊魚覓食是經搜尋、觀察、衝撞、囓咬,四個檢視流程都確認想吃,才會認真獵捕的,並非一看見東西就會吞下。

危險的避免

怎樣知道有沒有被鯊魚看上?通常鯊魚看上一個獵物會先從遠到近,繞著獵物觀察,如果你發現自己被一隻鯊魚如此觀察了,請慢慢離開,並保持眼神交流,讓牠知道你有注意到。切勿飛快離開,根據被大白鯊囓咬過蛙鞋的資深潛水員表示,踢腳速度加快反而會讓鯊魚覺得:你像是慌張的獵物!而更有興趣。如果不小心被鯊魚看上要怎麼辦?所有有脊椎的動物最脆弱的大概都是眼睛,要是鯊魚真的來接近想要碰撞或是囓咬看看,戳眼睛就對了,如果手上有堅硬的物品也可以摩擦牠們的鼻頭,鯊魚用來偵測獵物用的勞倫氏壺腹(Ampullae of Lorenzini)有非常多神經,摩擦這個地方會讓牠覺得非常不舒服而離開。但其實攻擊事件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容易發生,所以不需要過度恐慌,除非你是在打魚身上有屬於鯊魚的食物,或是該海域常常有人主動餵食鯊魚,使牠們把人類和食物來源劃上等號。

悲傷的事實

儘管如此,每年發生的沒來由攻擊事件,相較於上百萬的下水人次來說,機率還是算非常非常非常的低,大概跟被雷打死差不多低。而以攻擊死亡案件數量每年都在降低的現象來看,海岸安全、醫療技術,以及大眾警覺性都有逐年提高的趨勢。這都要感謝在水域安全、醫療、和海洋生物教育等,相關領域努力的人們!

鯊魚攻擊
相較於鯊魚造成的罹難案例數量,其他因素造成的死亡案件都遠超過牠們,人類每年捕撈的鯊魚數量也遠超過牠們造成的事故。

然而最哀傷的事實是,世界上的鯊魚族群,正面臨過度捕撈和棲地破壞以及環境變遷等問題,而急速下降,相較於每年六起的鯊魚致死攻擊事件,人類每年捕撈近一億隻鯊魚(註四),加上牠們的性成熟所需時間,以及繁殖速度非常緩慢,迫切需要被保護,無論是確實控管捕撈數量或者加強生存棲地的保存,以確保牠們在地球上永續留存。

身為個人,幫助鯊魚維持族群的方法有幾種:

1. 不要吃魚翅,也減少食用、使用含有牠們的食品和保養品。

2. 竭盡所能的節能減碳,讓氣候變遷的速度慢下來。

3. 多去野外玩耍,少去人造物遊憩區,減少鯊魚相關棲地的破壞。

4. 試著和鯊魚共游,減少不必要的恐懼。各個沿海族群的古老神話,都是耆老們一輩子的智慧結晶,聽懂老人言、讀懂科學數據,明白因商業利益而出現的不實傳言不可盡信。

註一:
https://www.floridamuseum.ufl.edu/shark-attacks/yearly-worldwide-summary/

註二:
https://www.floridamuseum.ufl.edu/shark-attacks/factors/species-implicated/

註三:

註四:
http://www.iucnssg.org/uploads/5/4/1/2/54120303/2006_ecol.pdf

延伸閱讀:

怎樣保護鯊魚


您可能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