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的藍,是讓人嚮往的顏色。但是在水下攝影時,拍出來藍色一片,缺乏其他色彩的照片,就不是那麼討喜了。海裡為什麼是藍色,而不是橘色、黃色或是白色?因為光線在進入水這個介質時,光線會被吸收遞減。但是這個吸收遞減,卻不是紅橙黃綠藍靛紫,光譜上的所有顏色平均遞減;而是波長越長的光線(也就是紅色端)最先被水給吸收,所以景象就變成偏藍色調。隨著光線穿過的水層越厚,這樣的色偏就越嚴重,所以水越深,海底就越藍,直到最後變成一片黑(連藍光也被吸收光了)。
透過底下這個影片,你能看到顏色在不同深度海水裡的消逝變化
但要特別補充的是,不僅是水深有影響,如果物體離你越遠,那麼即使都只是在淺淺的一公尺水深,光線一樣要穿越很厚的水層才能抵達你這,一樣會偏藍得很嚴重(想想在泳池時,看另一端50米的人們)。
「光線穿過的水層越厚,顏色越偏藍」
了解這個物理現象後,接下來就可以來談,如何在拍攝時,將水底景象的色彩還原:
在拍攝時解決
-
使用紅色濾鏡
紅色濾鏡的功能不是增加紅色光,而是吸收藍色光(所以看起來才會是紅色),藉此把失衡的色彩平衡回來。但因為海水吸收紅色光,濾鏡又吸收藍色光,所以整體光源變更少,因此相機就可能必須加高ISO來補償,造成畫面雜訊增加。而超過40米的深度,由於紅色光也已經被吸收得差不多,因此用再多的濾鏡,也不會有色彩還原效果。
雖然有其限制與缺點,但使用濾鏡是很方便的方式。在市面上可以找到專門為水中攝影設計紅色濾鏡,連Gopro也有許多選擇。選對廠牌,在適合的深度使用適合的濾鏡,可以輕鬆讓你的水底照片的顏色還原不少。
以下的影片就是說明加上濾鏡前後的效果差異,你可以注意到在101 feet(約34米)之後,已經幾乎還原不出色彩。
-
自訂水中白平衡
許多相機都有自訂白平衡功能,使用方式不外乎是找一個中性色物體(通常是白色),在你需要設定的光源場景下,讓相機以它為基準設定白平衡。這方式也適用在水中攝影,找一個白色物件,在水裡讓相機對著它設定白平衡。
雖然在設定上麻煩些,但效果很好,也不用另外花錢。但跟濾鏡一樣,在不同的深度、環境,需要自訂不同的白平衡/使用不同濾鏡。而在已經沒有紅色光的深水域,再怎麼設定也一樣沒有用了。
以下影片為簡單的自訂白平衡教學,只不過我們要從陸地上移到水底去做設定。
-
使用外部光源
在相機上外加攝影燈、閃光燈都是使用外部光源的方式,不僅可以達到補光效果,更可以重現被拍攝物體的顏色。不管水深多深,只要是被你相機上架設的外部光源所照亮的物體,都可以恢復色彩。因為被拍物體的色彩不再來自於水面上的光線,而是你相機上的閃光燈。
但閃燈使用是門學問,如何平衡閃燈與現場光源需要練習。沒下過一番功夫練習,花了大錢買閃燈拍出來的照片可能會比沒加閃燈還慘。
在拍攝後解決
-
使用RAW檔拍攝
許多相機甚至Gopro(註)都有相片拍攝RAW檔功能。「RAW」檔是一個泛稱,泛指所有未經處理、加工,保留最多資訊的影像原始檔案格式。簡單的比喻,如果RAW檔是放滿一整桶資訊的檔案,8位元的Jpeg檔就只是從中勺起的一瓢水。也因此,只要你願意花時間精力進行電腦後製,RAW檔可以讓你有最大的空間進行調校,還原出自然的色彩。
但RAW也並非萬能,因為它所保存的資訊還是來自於現場。如果是在深水域拍攝,現場光源已經完全沒有紅色光,那麼用再好的相機拍攝RAW檔,也一樣無法憑空變出缺少的紅色光的。
以下照片即為用RAW拍攝,白平衡矯正前後的差異
註:Gopro 5之後的機種,拍照才有RAW檔設定功能。
-
使用軟體矯正
如果你是拍攝jpeg檔,那麼也是可以用Photoshop之類的軟體,套用數位濾鏡來矯正色彩。或者更懶一點,其實現在已經有些APP可以幫助你矯正水底照片或影片的色偏,不需學複雜的後製軟體,手機點一點就可以把顏色矯正回來,而且還真的處理得不錯!目前最令人熟知的就是dive+這個免費下載的app,iOS與andorid系統都有。
以下三張分別是:未矯正色彩原圖、以RAW檔拍攝矯正完白平衡、使用dive+ app矯正色彩
從以上三張圖片,可以發現使用Dive+的效果最為濃烈,色彩過度矯正到有點失真,不若以RAW拍攝,再調整白平衡的方式自然。但以一個免費又傻瓜的APP來說,Dive+的效果已經很令人稱讚,只要你可以接受每張照片都會出現Dive+的浮水印。
小結
以上列了幾個矯正水中照片色彩的方法,這些方法不僅可以個別使用,也可以組合使用。但你也必須知道,沒有所有情況都適用的完美方案。而何謂正確的水底色彩?其實也是見仁見智,我們腦海裡的海底就是要帶點藍色調,如果把顏色矯正過頭,反而覺得怪怪的。
以上方法提供給各位,找到最適合你的方式。有機會再針對這幾個方法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