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絡客服

劉宇芳
DYN 有蹼動態平潛 女子組No.1/ 2021春季花漾盃  攝影/陳志璿

【花春盃賽後心得】那是關於,為什麼在這裡、現在感覺怎樣的旅程

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踏入自由潛水室內賽,也沒有想過能夠這麽突破自己。初次出戰,花春盃DYN女子組第一名(127M)、DYNB第三名(118M)。開心的同時,也好好紀錄這次的心路歷程,希望未來能夠繼續努力突破自己。

欸,報比賽啦!

從二月開始就一直聽到教練們在談四月的自由潛水室內賽花春盃,而我2020年10月才拿到AIDA2證照,2月底才要開始AIDA3課程,比賽什麼的都離我離得好遠。最重要的是,我也不是什麼潛水奇才,又因為剛換工作忙到不行每天加班到八九點,真的沒有正常的時間可以好好練習。

但也許是因為2/28連假在小琉球過得太開心了,又或許是,旁邊Aqua好幾個潛伴們決定報名了。最後,愷廸一句:「你報名,我單蹼借你踢到五月!」太喜歡單蹼了,聽到這句話,當下就立刻完成報名手續了。就這樣,一個拉一個,Aquaholic的學生們轉眼就有快20個人報名。連假結束後,就和這些戰友們一起開始了訓練之路。

賽前PB

2021年2月底,在AIDA3考核的記錄如下:

  1. 靜態閉氣:2/21 3:30
  2. 動態平潛:2/21 65M

而這次的室內賽,我決定主要報名的比賽項目是DYN(有蹼動態平潛)與DYNB(雙蹼動態平潛)。泳池賽項目基本就是在泳池中,只吸一口氣,踢蹼挑戰能夠游多遠的距離。這非常考驗閉氣能力、放鬆狀態、踢蹼姿勢與各種基礎動作。

強化閉氣訓練

因為我在新創公司擔任產品PM,公司又處在剛起步的階段,每天都忙得焦頭爛額,9或10點才離開公司也是常態。這無形中給了我很大的壓力──怕自己連休息得時間都快不夠了,可能會沒有時間好好練習。但是,既然已經下定決心要做一件事,就想專心、認真地把它給做好。

AIDA3課程結束後本來就差一堂泳池,3/13在愷廸的監督下跑了第一個二氧化碳Table。踢25M後恢復呼吸+換兩口氣,總共10趟。這個地獄Table讓人快往生,但也就是這個Table,一個瞬間將我的耐受極限用力往後推將近一分鐘。

關於訓練,其實和乃森、愷廸的討論下,或許不需要每次都把自己推到極限,也就是讓橫隔膜都大幅抽動到難以忍受。相反地,應該要著重在訓練讓抽動的時間「越晚越好」。如何訓練呢?也就是在每次快要抽動的時候就放掉,如此反覆,讓身體知道其實是可以忍受這個二氧化碳的濃度,也慢慢減緩對二氧化碳的不耐。

只是真的沒想到一個週末就把自己的可閉氣時間拉得更長,真是始料未及。同時也因此信心大增,強化了訓練的決心。

單蹼訓練

相較於雙蹼,自從Wave2上了單蹼的訓練課後,就深深愛上這個項目。單蹼與雙蹼姿勢不同,更像是豚泳姿態,且蹼面更大,推進力也更強。在水中,我習慣性的動作其實就是豚泳。也因此,我更加強了想要學會更有效率、姿態更美的單蹼豚泳。

由於沒有太多時間去泳池,也不知道要訓練哪些項目,一開始只有先在陸地上做乾式訓練。但對於要比DYN單蹼還是很不熟練,略有些焦慮,於是跟乃森討論了該怎麼樣開始訓練,也請他幫忙開了訓練菜單。也真的很感謝超級訓練狂乃森,討論後開了每週三天的訓練課表,主要就是提高二氧化碳的耐受力和加強姿勢熟練。

訓練項目包含了:

• 連續數組閉氣游短距離
• 閉氣與換氣交錯的單蹼訓練
• 連續快速、大幅度、正常的單蹼游動

類似這樣的訓練菜單,從三月中開始了魔幻一般的訓練旅程。

像這樣真正有目標的訓練,是從3月中開始直到4月22號。其他時間,則是配合陸地乾式訓練或是慢跑。根據自己的時間,我常常在走路、辦公桌、起床或睡前練習閉氣,讓自己的身體逐漸習慣二氧化碳濃度。

三月底,閉氣的時間已經有顯著的進步,因此閉氣時間相對不是自己擔心的項目。整個三月的練習主要在調整單蹼姿態、蹬牆、轉身等項目。但這個部分其實是最挫折的

單蹼姿勢調整

雖然乃森說我的協調性與柔軟度相對不錯,我也很喜歡踢單蹼的姿勢,但是我印象最深刻的,我最大的問題是:身體的流線性不對,小腿後勾太多,身體也上揚太多,創造太多水阻,使得前進效率變得很差

我雖然有發現這個問題,但是還不是很確定怎麼調整。乃森黑熊在旁邊看的時候,也會建議我要注意身體要下傾更多一點,讓水流可以順著身體的流動前進。除了陸地練習訓練自己像隻魚一樣,注意身體跟腳揚的方向一致(身體和腳要同上同下),還有注意踢蹼的動力要夠強(黑熊說我踢得太慢)。這兩點,可以透過乃森長距離、連續性的菜單(連續、穩定的單蹼節奏踢完400m)來克服。

一直到四月出,我才真的找到所謂的「水感」。接下來的自主訓練,我都會更注意自己25米踢蹼的時間跟組數。更專注在每一次出發時要改進的姿勢和狀態,目標是減少多餘的踢動和耗氧,保持踢、踢、飄。在8x25M的來回訓練中,小黃鴨踢蹼組數從12組→10組→8組內可以完成25M,光是這個訓練項目,就能很清楚意識到自己之前過於急躁,或是浪費了許多飄的力量,無形中增加很多耗氧

其實到4月,按照訓練的階段,應該是到了Peaking的時間。但我到四月中才真的抓到身體的姿態和水感,還有兩週就要比賽,我其實很焦慮。時間不多,只能把握每次能下水的時間,感受身體的狀態。

4月初練習,我其實就差不多可以踢到75米。某次模擬正式比賽,調息四分鐘後出發,結果踢到了80米。在那當下雖然其實橫隔膜並沒有明顯抽動,但是只覺得好像不夠放鬆(而且那時候踢的效率也不好)。閉氣的當下似乎已經快要看到桃花源,但起身、出水流程完成後,覺得自己好得不行。但是80米已經是當時自己PB,還是覺得蠻開心的。

但我還記得那天乃森問我:「比賽快到了,你會緊張嗎?」
我說:「其實不會。我覺得距離並不是重點,我在乎的是我有沒有真正學會這件事情。所以我其實有點焦慮,焦慮我的姿勢、蹬牆、轉身好像都沒有很熟練。」
乃森說:「嗯,我覺得那種焦慮是知道自己可以做到,但是現在還不是很穩定。」

突破自己

四月中的一次練習,在潛伴Tim的戒護下做完完整的調息與放鬆,我嘗試一次長距離的挑戰。那天,我突破80米,來到100米的牆時,感覺自己似乎還可以繼續挑戰,硬是轉了個身繼續前進,漂游兩下,直到113米的時候趕快出水大口呼吸。從80米突破到113米,總共33米的距離,長得不可思議,當天我真的太開心了。和乃森報告完好消息的當下,乃森說不要太在意數字和時間,享受其中,記住身體的感覺。

我雖然很開心,但是謹記這件事情,只默默地告訴自己,我可以做得到,我沒問題的。但是同時又要忘記這個數字,讓自己在下個禮拜的正式賽可以放鬆心情,愉快地參加比賽。

4/22,隔天就要下台中,還是擔心自己水碰得不夠多,就還是到華江泳池碰碰水。這次的戒護也是Tim,在他的Safety之下,我也踢完100M。這個100並不勉強,甚至可以說是輕鬆達成,但我決定不再轉身繼續踢,為了讓自己的身體、心情都保持一個輕鬆狀態──這讓我確定一件事:「我可以完成100米。」

訓練成果

• 4/10 單蹼 80M,轉身蹬牆很爛
• 4/17 單蹼 113M,出水流程不穩
• 4/22 單蹼 100M,穩定完成

4/24 — 花春盃開始!

一直來到比賽這天,DYN項目只有黑熊、乃森、我、牧真要比賽。教練當然是不需要擔心,但DYN是我最主要的比賽項目,所以全Aqua大概就我和牧真壓力最大吧?!

花春盃
攝影/黃聖翔
花春盃心得
攝影/黃聖翔


(1) DYN 有蹼動態平潛

賽前,測試防寒衣與中性浮力,踢了兩腳,都還行。感覺好像玩了好久,卻又很快就到自己比賽的時間。

第一次參加比賽,我還是有點緊張。賽前我還躺在瑜伽墊上,慢悠悠地放鬆到快要睡著。但直到站在水道中的現在,仍有種不真實感。過去我會用四分鐘調息,平靜地冥想許多的畫面,去聆聽內心的聲音,去告訴自己,我們都曾經就是那條在海裡悠遊自在的魚。但這次,沒抓到何時可以下到正式水道,開始專心準備已經只剩下2分鐘。我還沒開始進入冥想狀態,只做了幾口深呼吸,好快就倒數1分鐘。我努力平靜心跳,來到了倒數30秒,卻發現自己還沒站定出發姿勢,抓緊時間趕快抓穩腳步。official top,我大吸一口氣,甚至發現好像沒有吸飽──不過沒關係,我們出發

攝影/張柏威

前進、前進。第一個50米,身體就已經感覺到不舒服了,這跟之前的練習有點不一樣,通常50我都還可以壓抑感受。這個50的轉身不流暢踢到牆壁,停滯了大約1–2秒,雖然有點不安,但我知道我可以推到100,所以繼續前進。在水中,我感覺自己姿勢並沒有像之前練習那麼順暢,好像隱約有點阻力,前進的速度偶爾會被抵銷,可能是緊張而忘記讓身體保持流線,壞習慣偶爾會出現(多餘的勾腳)。不過沒關係,我知道我還可以

看到100米的T字線,我嚇了一跳,沒有準備好幾乎快撞到牆,轉身,再踢,果然又是一個不好的轉身。當下幾乎忘記了自己已經到100了,只覺得,我想要把這次的轉身做得更好。於是,手伸直,又繼續往前踢、踢、飄,隨著水流前進。

而此刻,我知道我已經超過之前的PB113米了。

劉宇芳

接著,要到哪裡呢?在朦朧的意識之中,好像有點快不行又好像可以,當意識在遊走的時候,看到底部的25米標誌,還愣了一下,沒有理解到已經超過125了。此刻,我也感覺身體應該快靠近極限了,聲音在慢慢地消失,好像全身都在燃燒,於是我朝著水道繩前進,起身抓繩,恢復呼吸、恢復呼吸、恢復呼吸,摘除面鏡,比出手勢,「I’m ok!」。

花春盃
等待裁判宣布白牌(成績有效)的時刻  攝影/張柏威
自由潛水比賽心得
攝影/張柏威

靜待了30秒,我看到大家在岸邊對我比滿滿的大拇指。我想笑又不敢笑,真怕自己又掉進水裡。裁判終於唸出我的名字:「劉宇芳,white card!(宣判成績有效)」同一時間,相機湧上四面八方的拍照,我真的快被嚇壞,還沒有很意識到自己在哪裡。左右兩邊看了一下,我居然在水道的中間,差不多就是125米長。從來、沒有、這麼遙遠過,這一切依然好不真實。

White Card!! 攝影/張柏威

起來以後,和愷廸擊掌、和乃森擁抱,這個距離遠超出自己的想像。誰能想像兩個月以前我最多踢65米就痛苦的要命?兩個月後,踢到了幾乎兩倍長的距離。這兩個月內不能說自己很認真,因為經常要加班,個人事情也很多,但是每次一踏進泳池,我就能感受到自己內心變得更為平靜。學著與水流共舞,淡忘痛苦和壓力。我突然發覺原來自己愛水,能在水中安靜地只剩下自己,完全地、全神貫注地感受心跳、呼吸、和身體。

我沒有任何焦慮、遺憾或可惜。我很感謝自己投入了練習,也在每次的練習都投入了自己。能平安白牌完賽就是最大的成就,以127米取得了DYN女子組的第一也是始料未及(黑熊說,成為了台灣女子紀錄第四名啦)。真的很開心、很開心,開心到睡不著的地步,真的很感謝也好幸運,能夠走到這裡。再次感謝我的生命,在紀錄上又再次給了我一個27結尾的數字。

(2) 4/25 DYNB 雙蹼動態平潛

4/25(日) 這天還有DYNB的比賽項目。

這兩個月的訓練,我其實完全沒有碰DYNB。直到賽前兩週,我才拿出雙蹼在最後練習的時候踢個幾趟。雙蹼在理論上比起單蹼來說效率差一點,不過這個念頭可能成為了阻礙我突破的因素。正式比賽時,有了單蹼的經驗,早早就在四分鐘前開始做調息,倒數兩分鐘,戴上面鏡和配重。做了我最熟悉的冥想練習 ──「別忘了,你曾是條魚。」

倒數完畢,蹬牆出發,開始踢、踢、飄。完成第一個50米的時候沒有任何不適,雙蹼的轉身比起單蹼輕鬆很多,繼續踢、踢、飄。來到75米線,開始感覺到抽動。因為單蹼的豚踢姿態,讓自己很容易可以忽略抽動的不適感,但雙蹼只能靜靜地擺動雙腿前進,這時候,橫隔膜抽動的感覺非常立體。我沒有用雙蹼踢過長距離,來到90米的時候,我真的感覺到自己全身都在燃燒。

但是,踢過100米的單蹼,我知道我也可以在100米完成轉身。雖然超級不舒服,但是我還是碰牆,抬臀,勾腳,壓腿 ──繼續往前。這時候,我又踢了幾組的雙蹼,雖然還沒有到大幅抽動,但是經過了一段距離,我內心想的是:「好像快到120了⋯⋯但是,踢超過單蹼不太合理吧?」於是,意識還很清晰但身體很緊繃的狀態下,我浮出水面,抓住水道繩──呼吸、呼吸、呼吸,摘除面鏡,「I’m OK!」

花春盃
靜靜等待30秒,最後裁判宣告:「White Card!」  攝影/黃聖翔

說真的,這個出水狀態比我在單蹼127米的出水狀態還要好。雖然好像可以再繼續向前踢,但是我的本意並不在雙蹼,所以在這裡停下也沒有關係。
啊,終於、終於踢完兩個比賽了。順利拿了兩張白牌,意外得到DYN第一名與DYNB第三名,一切都出乎意料,真的很開心。

花樣春季盃
攝影/黃聖翔
mini PRC Floral Spring Cup
攝影/黃聖翔
mini PRC 花樣春季盃
成績:DYN女子組 NO1 / DYNB女子組 NO3 攝影/黃聖翔

完賽以後

一開始對於自由潛水,比較像是受到可以在水中自由自在,悠遊來去的樣貌給吸引。直到真正接觸以後才發現原來和自己想得蠻不一樣。它是個需要堅強的身、心理素質,才能在忍耐痛苦的同時,又同時熟練放鬆自己。

自由潛水
放輕鬆,學會與痛苦並存

從2020十月突破深度後,只能說才開始感覺到自由潛水有趣。但是,一直到從報名比賽並開始訓練,才真正體會到自由潛水的意義。

Freediving到底是什麼呢?以前的我無法摸透。大多數時候,只是覺得可以帶著少少的裝備來到海邊下潛,很自由、很好玩、又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但是,關於Freediving,我是透過這次的訓練,才開始更深入了解這個運動。在每次長距離平潛開始前,漫長而溫和的調息,讓自己進入一個舒服地像是要睡著的狀態,開始一場和自己對話的過程 ──那是關於,我為什麼在這裡、我現在感覺怎麼樣、我準備好了,而且我將要開始享受這場旅程。那些對於呼吸的掙扎和渴望,對於全身乳酸堆積和燃燒的感受。人似乎要在瀕臨極限的時刻才能真切和現在的自己合一。比賽的當下,就是那麼的當下,我什麼都沒有在思考。即便出發不好、轉身不順、橫隔膜抽動的掙扎,但我能做什麼呢?”One more kick, then I come back to the flow.

過去初次接觸自由潛水的時候,對於深度曾有過心魔,越靠近終點的時候越會覺得自己快要不行,而提早返回水面。然而這次,我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心魔了,這次比賽也沒有幫自己設定什麼距離的目標。我唯一的目的,就是精熟單蹼、蹬牆、與轉身的所有姿態。

但是,在鋼鐵礁突破PB到25米的時候,我就知道,重點一直都不是在終點在多遠,而是我能夠走多遠?事實上,泳池那道需要轉身的牆並不是個阻礙,而是可以讓你蹬得更遠的力量。

Aqua Holic
Aquaholic 旅遊團

最重要的還是要感謝Aquaholic的教練乃森、愷廸、老蕭、黑熊,帶我進入泳池賽。也感謝從AIDA3潛伴後來全員報名的Tim、David、育慧、Maya,以及在小琉球才開始熟稔又一起訓練的潛伴們小V、李樂、Johnny、楊胖、木星、牧真、Ray、JE、Yuna、包包、Jamie,也感謝賜予我許多美照的志璿。最後,深深地感謝自己,帶著自己走到這裡。

此刻,終於可以大聲說出自己是個Free Diver了。

這裡只是個起點,11月環太平洋泳池賽再見!

完賽紀錄

DYN成績:127M / Dive Time: 約2:00
DYNB成績:118M / Dive Time: 2:00

我的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island_yufang/


延伸閱讀:

【花春盃】楊心元破DYNB紀錄,黃華揚擠入世界前10

自由潛水X運動心理:訓練,從「心」開始

成就一場自由潛水比賽的重要功臣─Safety、救護與裁判們

您可能會想看

Facebook

Instagram

合作夥伴

Instagram

只有 WordPress 網站管理員能看到這項錯誤訊息

Error: No feed found.

Please go to the Instagram Feed settings page to create a feed.

Facebook

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