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車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專訪】汐游寶寶—全台第一屆嬰幼兒游泳比賽

文/Joanna Huang     攝影/王文彥    校稿/Lilian Chen

還記得小時候第一次到泳池邊興奮不已,綁好浮手、下水後,只要胡亂滑手,就好開心喔!然而小寶寶的游泳教育其實來得很晚。在兒童節假期,我們來到了隱身在台北小巨蛋內,裝潢溫馨小而精緻美的嬰幼兒游泳學校「汐游寶寶」。雖位處地下一樓,但在內部裝潢卻非常明亮乾淨,而在入口處則有童趣可愛的溜滑梯,進到館內,迎接我們的便是學齡前寶寶選手們。

採訪當天熱鬧無比,到處張貼著今日寶寶游泳賽程與小選手名冊,聽到老師在唱名,本以為嬰幼兒的哭鬧聲也會此起彼落,但今天我們卻被加油聲與歡笑聲環繞著。

汐游寶寶

第一次看到才兩歲半的寶寶,竟然可以自己坐在浮條上,滑手踢腳的利用自己身體平衡往前進。除此之外,更令人驚豔是,三歲的寶寶竟可以獨立完成踢水十米且不換氣!看著小寶寶這麼努力地完成目標,認真的態度超級可愛又吸睛,全場攝影機都捨不得休息。

壓軸登場的賽事,是親子共游接力賽。爸爸媽媽與寶貝同游的親子畫面裡滿滿的愛,在競賽當中也透過親子間互動,增加彼此的默契。

幼兒游泳

願景是提供最專業的嬰幼兒游泳教學

創辦人藍汐老師在2013年創辦時,為了貼切詮釋教學理念—取名作歡樂「汐」水,水中悠「游」,讓汐游寶寶們一起「Play and Swim」。

創辦的頭四年 (2013~2016) 都是帶著寶貝們在大台北的各個游泳場館租借空間上課,直到2015開始才有了小巨蛋汐游場館的誕生。當時藍汐老師與先生剛從英國回來台灣兩個月,同時觀察台灣目前對於嬰幼兒游泳教學的狀況及生態。

那年秋天,藍汐老師夫妻回到台灣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在淡水開始招生,並在游泳教學淡季,順利招到了八位孩子及願意嘗試的爸媽。

藍細老師
那年秋天,藍汐老師夫妻回到台灣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在淡水開始招生,並在游泳教學淡季,順利招到了八位孩子及願意嘗試的爸媽。

為台灣水域教育帶來新的教育觀

今天的比賽對於汐游團隊來說是很重要里程碑,就像是汐游寶寶五年來的成果發表會。雖然過去也有許多幼兒游泳教學,但在藍汐老師回來台灣教學之前,全台灣沒有一位三歲以下的寶寶能夠自己獨立游泳。

而在冬天,老一輩的觀念還是都希望是暫停上課的,等到春天漸暖時再重新加入,新舊生常常得混著上課,舊生就需要從頭來複習過一次去年冬天前早就學會的姿勢,又得跟著新生再次適應水性及環境,這些都是嬰幼兒家長常遇到的困擾。

多數的家長不太能夠接受將嬰幼兒帶出門、接觸水域活動,多半是祖父母輩的傳統觀念。

除了這些觀念的改變需要努力溝通之外,更讓藍汐老師常膽顫心驚的是「環境安全」,在四處「游擊」的過程中,都會擔心硬體設備、水質、水溫等影響,泳客使用Spa水柱等設備,這些干擾都很容易嚇到寶寶。

一開始,孩子與家長往往要辛苦適應各個泳池的環境。也因為水域教學佔用了部分區域,才發現水域教學在台灣,其實大多數泳客並不歡迎。

而當一切有了進步與改變

支持著他們的,是孩子們的進步與家長們觀念的改變。這五年中,汐游團隊發現台灣的嬰幼兒游泳觀念,雖然進步空間還很大,但其實默默在變化。許多三歲以下、可獨立游泳的「汐游寶寶」,讓台灣家長改變觀念並大開眼界。

在嬰幼兒教育當中,最重要的是,透過親子間的互動學習,家長們更能了解寶寶的感受與情緒,並能理解寶寶們的需求。

熬了四年,現在的小巨蛋汐游場館,能擁有汐游寶寶教學專屬的泳池,讓老師及家長非常安心。

嬰兒游泳

除了環境安全,也努力耕耘師資。懷抱著自英式嬰幼兒游泳教學專業外,也禮聘了英國的訓練官來台做專業師資培訓課程,讓孩子增強平衡感與協調能,更結合了英文與音樂融入泳課。

游泳,是幼兒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項運動養成,台灣是海島國家,更應該教育孩子擁有良好的水性、以發展多元化的運動神經。

透過精心設計的課程,協助孩子們改善腦細胞神經過份敏感、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等,避免學習上更多的困擾與挫折。

從游泳競賽的挫折中成長

水是最好刺激觸覺學習及平衡感(浮力)學習的幫手,也對人格與信心建立的養成發展有非常大的助益。(延伸:幼兒玩水對於感覺統合的好處

過程中,尊重孩子們的感受與現狀,且不在孩子間做比較,了解寶貝所有問題的原因,才能協助他正向成長。當然最重要的在課程中,親子互動更讓寶寶們在學習成長中感受到更多父母的愛。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免需要經過比較、更挑戰自己,第一屆游泳比賽,不論得到第幾名,或許怯場、或許興奮,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完成目標的方式。

不只孩子在學習,場邊的大人們也學習如何與孩子互動。進一步了解:在這麼多人的賽事場合中,孩子為何卻步?又或者如何拋開當下的批評與比較,好好的達成自己的目標?這些挫折挑戰都是孩子將來會遇到的。比賽,只是體驗這些感覺的第一次。

幼兒玩水
汐游
不只孩子在學習,場邊的大人們也學習如何與孩子互動。

● 藍汐老師:「水真的是很棒的媒介,沒有任何一項運動可以像游泳一樣可以讓我們從零歲到一百歲都可以參與。」


查查爸媽

婚前,兩人都發自內心熱愛戶外活動與大海。交往不久後,便一起去帛琉旅遊、與無數海島國家,越來越愛大海的美。

婚後有了小寶貝查查,想帶著孩子一起探索海底世界,因此帶寶貝來學習游泳。查查從九個月就開始跟著老師學習游泳。在查查三歲時,全家人一起去沖繩旅遊,偏低的海水溫度讓他嚇了一跳。適應後,帶著他進入全世界唯二的藍洞,他發現大海比泳池更有趣,觀察到海中景色跟泳池不一樣,而且可以尋找可愛的小魚!

從嬰幼兒時期學游泳的好處

讓查查媽媽最有感的就是—免疫力,她說,只要一項運動可以維持下去,就可以增強免疫力。

上了幼稚園容易被傳染,但體力好、恢復期也很快,三天充足的休息就可以痊癒。查查媽媽說,「像是袋鼠哺育法不需要穿太多衣服下水,讓媽媽可以跟寶貝有更多的親密接觸,可以讓我陪著他成長。」跟家長有更多得肌膚接觸,可以刺激寶寶的觸覺,現在的查查,不用戴蛙鏡也可以游泳了。

游泳對於全家人的改變

查查媽咪說,游泳是個不論孩子幾歲,都可以親子一起參與的運動。游泳,不像其他球類運動,媽媽永遠在旁邊加油。就算寶貝在水中掛在媽媽身上,也是很棒的親子互動。她很喜歡水的浮力給的這種親密感,同時間媽媽的耐心也增加了許多。

睿睿爸媽

從睿睿8個月開始接觸汐游寶寶課程,至今已近3年,也是元老級學員,從還不太會走路的小北鼻就開始學習游泳,現在睿睿已經是能悠遊於水中的帥氣小哥哥。

朋友高超水性 認定幼兒游泳重要性

學習過程中,其實也遇到不少的挑戰,睿睿爸媽每週兩天下班後就帶著瑞瑞與弟弟,從雲林長途跋涉到台北上課。雖然祖父母並不是這麼支持孩子這麼早學習游泳,但某次睿睿爸媽到國外找朋友,發現從小在國外長大的朋友,直接就往海裡跳,還能判斷水域環境是否安全,水性極佳。知道朋友從幼兒時期就開始學游泳,那一刻開始,睿睿爸媽更加確定自己為孩子的付出,絕對沒有錯。

堅持運動 改善過敏性體質

孩子學習過程中都有「撞牆期」,從睿睿初階課程上了兩個月,依舊一下水就哭鬧。睿睿媽媽還是讓他在水裡哭著看同學上課。

通常哭了一個月家長就會放棄,但因為爸媽很了解睿睿是個高敏感度的孩子,需要滿滿的安全感與更多的外在刺激,也認為不可以因為孩子的適應期較長就中途放棄。雖然過程很艱困,但是全家人團結克服了。

游泳不是才華,游泳是才能。」這是藍汐老師,在他們剛進入汐游時說的話

台灣目前在國小體育課程內,加入了游泳項目,但「水域安全與自救能力」是家長們更希望孩子學習到的才能。

藍汐老師育兒文章分享(未來family網站) https://gfamily.cwgv.com.tw/monograph_author/index/10858

────

延伸閱讀:

Joanna Huang
Joanna Huang

"愛做白日夢的雙魚女子!
從小夢想當上萬人迷的女子!
因無法在成人的世界裡當萬人迷,
23歲那一年發現自己可以在幼兒與兒童的世界裡無敵受歡迎,
為滿足當上萬人迷之虛榮心,
因此開始了為台灣教育付出心與血的幼兒園老師及安親老師之路,
愛上大自然之後開始決定走與老師形象反差的胡鬧放蕩不羈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