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我各去上了漁殿宇傑與Deepsoul赤丸開設的漁獵課程。其實我對漁獵並不陌生,2013年開啟我學自由潛水的契機就是要拍攝蘭嶼漁獵文化。但即使這些年來認識許多漁獵好手,也做過魚槍報導,但除了徒手抓龍蝦之外,一直沒有對於拿起魚槍產生興趣。相對於扣板機射魚,我更喜歡按快門留下水下世界的美。
原以為我算是了解打魚這件事,但是上完漁獵課程後才發覺,即使按下一萬張海獵人的照片,還是與化身為獵人,親手拿魚槍/魚叉下海,那所連結到的海洋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
學習打魚後,我看出去的海洋世界更加豐富多元了。
魚槍/魚叉(Spearfishing)──古老且友善的漁法
魚槍/魚叉(Spearfishing)是一種古老的狩獵方式,在許多靠海維生民族的傳統文化裡,都可看到這種漁獵方式。在台灣除了蘭嶼達悟族、花東阿美族有傳統魚槍射魚的文化外,其實在山上的原民族或是靠海的漢人城鎮,也都有下水射魚的生活文化。他們是最早從事自由潛水的台灣住民,只是當時不這麼稱呼而已。
魚槍/魚叉因為有高度選擇性,沒有副漁獲,一口氣頂多帶一隻魚上來,是國際上公認最友善的漁法。上漁獵課程,學的就是如何透過魚槍/魚叉來捕獲你的獵物(註)。
雖然魚槍(Spearfishing gun)威力強大,但在海裡的射程都是有限的幾米內,所以如何讓魚願意接近你,就學習打魚是最重要的第一件事。
註:在台灣,魚槍受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所管轄,必須依法申請獲許可後才能購買持有。
從化作海洋的一部份開始
想像在一個平凡的日子,突然雷聲大作,天空掉下一個陌生的龐然巨物,落在地上揚起灰塵,你會怎麼反應?首先應該是先躲起來,過一陣子後,如果看那東西沒什麼動靜,或許就會放鬆戒備繼續逛街,甚至好奇心強的人就會靠過去一瞧究竟。
但如果這不明巨物從頭到尾不停抖動、張牙舞爪的樣子,那麼我想大家都會在家躲得好好地,沒人想靠近牠。
所以我們下海後,所需學習的第一件事,就從怎麼輕柔地入水與趴底,讓自己成為海洋的一部份開始。
剛開始總是做得不好,躬身入水聲太大、下潛過程動作太多、降落海面像隕石撞地球、無法好好地藏伏在地形中,即便已經自潛多年,但這時卻完全變回一個動作生硬、不自然的新手。雖然都是閉氣潛水,但打魚與自潛是一種截然不同的活動,許多過往習慣的自潛規則都必須拋下。必須學習新的漁獵邏輯,違反自潛中所學到的教條,來進到漁獵模式。
多練習幾次,當我能輕柔下潛、安靜趴在海底後,我看到了過往沒見過的景象。
首先,一開始下潛時,魚群已經不像之前那樣被嚇走大半;再來,當我趴底一陣子後,魚群覺得一切如常,就回到原本的節奏步調。所以,魚群開始不把我當一回事,在我四周環繞悠游,甚至會有些好奇的魚,主動靠近來觀察我。此時,只要海面上同伴一個粗魯的踢水,就可能把眼前的魚群嚇得逃走。
一位成熟的海獵人,可以讓海底生物自在地在他周遭優游;而一位自潛員下潛,通常就是嚇跑水下所有可以跑的生物。
如果說自由潛水中最美妙的時刻是在freefall時,那麼當我化身成海底一塊礁岩,看到海底生物圍繞的景象時,應該就是漁獵過程中,最讓人平靜與幸福的時刻了。此時此刻,我似乎成為海洋的一部分。
開始學著讀魚
以前魚對我來說的分類大概就是:小丑魚、鮮豔熱帶魚&魚類。所有魚遠遠看都是黑黑一點,根本不知道也沒興趣知道是什麼魚。上漁獵課程時,一開始也會有介紹魚種分辨的學科內容,但講得再多,都是過目即忘。
不過當我帶著魚槍,有著「打到了,就必須帶上岸吃掉」的心情下海時,就會開始瞪大眼睛觀察。我可不想打到一隻不好吃,甚至有毒的魚上來。
於是,對我來說魚不再是都是黑黑一點,即使在缺乏色彩的海底世界,仍然可以辨認出魚的形體特徵;甚至,不同種魚有不同的個性,同時棲息環境也不同。我開始試著在讀魚的行為,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體驗到海底觀察的趣味,大海對我來說也有更多層次的連結。
射中魚後才是開始
我抓緊魚槍、瞪大眼睛,視線與魚交會,牠的眼睛一樣在瞄著我。最後,在牠似乎游到有把握的距離內時,緊繃的手指終於扣下坂機。
「吭啷」一聲,鏢以肉眼無法察覺速度射出,周遭的魚立刻被射出的聲響嚇得散開,而前方一隻魚痛苦掙扎地抖動著。我打中了一隻魚,鏢還卡在牠身上。不到幾秒鐘前,牠還是隻在海底自在優游的生命,現在牠的身體被我製造了一個洞。
對我來說,漁獵不是在射到魚就結束,反而從這時候開始,也是我認為學習漁獵課最重要的部分:將一個生命,轉變成食物的過程。
如果技術好加運氣佳,開槍打中魚腦讓牠一槍斃命,那自然好。但大多時候是打到身體其他部位,拉回來的是一隻身體被穿洞,正在痛苦掙扎的魚。這時要盡快用小刀等器具,戳入魚頭將牠腦死,結束牠的痛苦。接著,劃開魚鰓內部血管將牠放血,這可以保持魚肉新鮮,同時也避免血液滲入魚身,減少魚腥味。
處理到這邊,你可以將魚穿過魚串,掛在身上繼續尋找下一個獵物,或者可以在海裡繼續把魚清理乾淨:刮除魚麟、去除內臟。因為海水的滲透壓與魚身相同,如果有計畫做生魚片,在海裡處理魚肉可以保有較好的生魚片肉質。
一位拍攝原民狩獵題目的攝影師朋友曾轉述,他拍攝的那幾位原民青年,平日嘻笑吊兒啷噹的,但一入山狩獵時,就呈現出一種完全不同的氣息。當他們獵到獵物後,會直接就地宰殺獵物,這時他們沒有歡笑慶祝聲,只是安靜且認真地動作,處理著獵物。這時現場漫著一股儀式感。
過往我對拿魚槍沒興趣其中一個原因是,對於把魚戳死、將魚開肚清腸,我心理上是不太敢的。我吃魚,但我不想處理魚。但帶著知道我為何開槍,理解到我會把漁獲帶上岸吃掉時,那些戳腦、刮鱗、剖肚這些事對我來說都不再是障礙。它是將生命變為食物的一個過程,不浪漫但是自然平實。
「感謝你的血肉,餵養我們的血肉」
為大家料理一隻魚
將漁獲帶上岸將牠們烹煮成的食物也是一個大收穫:刮除魚麟、清除內臟、研究魚的生理構造、看牠吃了什麼,以及猜想牠的生活環境。一條魚就是一本書,在海獵人的解說下,我們讀到了藏在魚身上各種資訊。
最後,進入料理的階段:切出漂亮的三枚切或五枚切,用適合但簡單的方式料理,最後與好友一起品嘗魚肉,共享晚餐,描繪著在海裡看到牠的那幅景象。對我而言,這一整套流程對一個完整的漁獵課程來說缺一不可。
學習打魚,讓你更加關注海洋
乍聽之下有點違和,打魚獵殺生命會讓人更關注海洋環境?不過我想你應該能認同以下這句話:
「最了解森林的,是獵人;最能感知到土地的,是農夫。」
換到打魚也是一樣的,當你成為一位海獵人,你會讀取更多海洋訊息,感受更多生命脈動,自然就會比以往更加關注海洋。因為要夠了解魚,才能打中漁獲;而也要夠了解海,才能讓你每次都安全上岸回家。
自由潛水員容易會被外界詬病的是,就是一個去海裡打卡拍照,上傳完社群媒體就離開的跟風活動,消費海洋卻甚少付出行動
這個刻板印象不能說沒道理,我們下海如果只看到自己,那麼對海洋的關切自然容易缺乏。如果我們能透過學習漁獵或其他活動,來讓我們與海洋產生更深層的連結,那麼我想對於自潛員整體的海洋意識是能提升的。
習得海獵人的心,而非人手一槍下海
漁法工具沒有絕對好壞,全看人類怎麼使用。流刺網雖然人人皺眉,但若非是因為商業捕撈,同時還有棄置問題,那流刺網可能也沒那麼罪大惡極。而魚槍雖然號稱是最友善的漁法,但其實也是一種很針對性的漁法,要造成單一物種的快速消失也非難事。不難想像,只要台灣自潛員下海時都人手一把魚槍,那對於已經少魚的台灣近海生態來說也是一種浩劫。
因此我固然在漁獵課上很有收穫,但我想要推薦大家的並非開始拿魚槍下海,而是希望透過完整、全套的漁獵課程,讓大家擁習得一顆海獵人的心,與海洋產生更多連結,懂得敬重與保護大海。
後記:
關於漁獵還有很多重要的事該談,例如進行漁獵時的安全性(台灣每年都有許多漁獵意外發生),不過礙於篇幅加上筆者畢竟只是初探漁獵的菜雞,因此這些議題就留待未來有機會再寫。只是要提醒有興趣學習漁獵的朋友,還是要多加思考,並多加留意安全,不要只是看起來帥氣而嘗試漁獵。若對漁獵有興趣,也建議找漁獵課程上課,學習完整且安全的漁獵方式。
-
促銷 特價商品Zulupack TRITON 25L 白色(亞洲獨家版)
NT$4990原始價格:NT$4990。NT$4491目前價格:NT$4491。 -
TRUDIVE 漁獵款2.0兩件式防寒衣-甲骨文系列NT$10000
-
TRUDIVE 漁獵款兩件式防寒衣NT$8500 – NT$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