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海女

「台灣海女」的故事──阿香姨的石花菜人生

文、攝影/王文彥

海女

一提到海女,妳腦海可能會浮現穿著白衣短褲、臉戴圓型面鏡,憋氣潛入海底採集海產的女性身影。這種存在於日本與韓國的海女文化,打破了海洋一向是專屬男性場域的印象。日本海女可追溯到兩千年前,早期海女是上身赤裸,只綁著兜檔布(類似丁字褲)工作,後來才變成白衣短褲服裝。到了現代,海女大都是穿著防寒衣了。為何會出現海女這種職業?以前沒有防寒衣,日本、韓國海水溫度又低,因此只有脂肪較豐厚的女性能忍受這樣的工作環境,也就不難理解。日韓兩國都想把海女文化申請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非物質文化遺產,不管是日本或韓國,海女們普遍年歲已高且後繼無人,都面臨凋零消失的處境。目前韓國的濟州島海女文化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估為「建議列入」,料想不久後就會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但海女不單是日本、韓國獨有,台灣也有自己的海女。在每年的春季時分,妳可以在北海岸看到她們的身影:使用簡易裝備、不背氣瓶,徒手潛入3-4公尺的海底採集石花菜。在這些臺灣海女中,住在野柳東澳漁港旁的阿香姨(陳許月香)可以說是代表。民國26年出生的她,從15歲起開始採石花菜,超過一甲子的採石花菜歲月,見證了海女產業的興衰。她回憶道,當年東澳採石花菜的海女曾經達18位,但是後來許多女孩嫁到外地,加上採石花菜辛苦年輕人不願從事,如今東澳只剩3、4位海女,年紀最小的也60多歲了。跟日韓一樣,在缺乏新血挹注的情況下,台灣海女也是消逝中的一幅景色。

每年農曆3-5月是石花菜的採收季,在沒有防寒衣的年代,她們穿著水中缺乏保暖功用的棉衣長褲,早上7、8點下水,頂著春天冰涼的海水到下午3、4點,甚至黃昏才上岸。採收上岸的石花菜需要洗曬5-8次,洗曬完後還必須挑出雜質才能儲藏或販賣,步驟十分繁複。「男人沒那麼勤奮啦。」阿香姨說這是為何採石花菜大多是女性的原因。阿香姨雖然有防寒衣,但是她還是習慣穿一般的衣服下水,除了說自己比較不怕冷外,她說穿上防寒衣就必須配帶鉛塊,上岸後石花菜再加上鉛塊的重量,實在是讓她們年邁的身體有些吃不消。

石花菜
採收上岸的石花菜需要洗曬5-8次,洗曬完後還必須挑出雜質才能儲藏或販賣,步驟十分繁複。

以前的日子不是現代人可以想像,不論是懷孕的禁忌或產後調養,一概沒有。哪怕挺著九個月的身孕或者才生產完不久,只要採石花季節一到,她們這班海女就下海工作去。一上岸,也來不及擦乾身體就餵母奶。「海水鹹鹹,小孩一樣照吸。」阿香姨笑著說她就是用摻著海水的奶水將四個小孩餵養得健康無比。除了石花菜,8月過後這些海女就會改採髮菜與紫菜,一直到年底。雖然不需要下水,但在濕滑的礁岩間行走,必須隨時注意海浪襲來,加上濕冷的東北季風,其實並沒有比較輕鬆。

缺乏工作機會的東澳,大海是村民唯一的生活依靠,大約在民國60多年,有人來東澳收購紫海膽銷往日本,那時白天大家拼命地撈海膽,到了夜晚,點上燭火,小孩就圍著微弱的燭光將海膽一顆顆剖開,挑出裡面的肉,小小的東澳竟然也可出口近三噸海膽肉出去。但也因沒有節制的捕撈,不過兩年光景附近海域的海膽就被撈光,「挖到沒種了!」阿香姨說。後來港口建設改變海底環境,海膽缺少棲息地,以前海底滿是海膽的光景再也不復見。也不單是海膽,美麗的熱帶魚也被大量抓去水族館販賣。阿香姨表是海水雖然沒和從前有多大差別,但是裡頭的資源卻少了很多。

聊到一半,阿香姨說我一定得嘗嘗她的石花凍。她微駝的身驅走進廚房,從冰箱裡拿出一大塊石花凍,切塊後淋上出兒子從高雄寄來的冬瓜糖露。簡單的搭配,就成一道清爽又消暑的夏日甜點。我不知總共吃了幾碗,因為只要碗裡一空,阿香姨就會再招呼我盛滿新的一碗,要我把那一大盤石花凍吃完才行。阿香姨喜歡用食物招待來自四方的朋友,不論是拜訪她的客人或是附近廟宇的進香團客,只要品嘗過她的石花凍或紫菜湯,很難不被收服。對於這些招待,阿香姨從來不收費,她說自己對金錢看得不重,而且也是在替後代積功德。只有一次是對方堅持付費,雙方僵持不下,最後她請對方將錢直接捐給鄰近小學當營養午餐費,這才解決難題。

石花凍
冬瓜糖露搭配石花凍,就成一道清爽又消暑的夏日甜點。

「我覺得自己很幸福,身體很健康沒什麼病痛的……」。阿香姨中年喪偶,雖然大半輩子過著辛苦的生活,但她卻沒有一絲怨尤的態度。這些開朗、樂於分享的特質,是否是相伴一輩子的大海所帶給她?對此阿香姨不置可否。她說自己雖然沒讀過書、不識字,但是喜歡結交朋友。靠著石花菜,她的朋友遍佈在全台各地。看著阿香姨家牆上那一張張感謝狀與照片時,我想阿香姨自己已經成為一片大海,包容、連結著身旁的人事物。

訪問最後,我問阿香姨能不能看看她平常下海的裝備。她首先得意地拿出她戲稱為「藏鏡人」的自製面罩──一個挖洞露出眼睛、鼻孔、嘴巴的橘紅色頭套。阿香姨說自從戴著這個「藏鏡人」後,就再也不怕曬黑。原來海女也是會怕曬黑的,我心裡倒是有些意外。她強調橘紅色最好,先前有人使用白色面罩,在海裡突然出現真的會嚇死人。看完面罩,我拿起那副有著歲月痕跡的塑膠泳鏡,在現代各種新式面鏡取得已經很方便時,她們還是使用著這樣老舊的器材。阿香姨看著我手上的泳鏡說,更早期用木頭製作的泳鏡戴起來比較舒服,這個塑膠泳鏡太硬。我告訴她在菲律賓還能買到木頭製的泳鏡,她聽了立刻眼睛一亮,問說那菲律賓也能買到五趾的膠鞋嗎?邊說邊拿出現在的礁鞋。她覺得這礁鞋設計太寬,很難將腳尖踏進礁岩內的小洞,不若以前日本製的五趾礁鞋好用。

海女
阿香姨說自從戴著這個「藏鏡人」後,就再也不怕曬黑。

看著阿香姨認真詢問膠鞋的神情,我心裡感到佩服。已經高齡80歲,也當了曾祖母,一般人都會覺得阿香姨早該享清福,但她現在卻非常關心哪邊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裝備,一副不覺得自己該退休的樣子。或許就像阿香姨說的,韓國濟州的海女年紀最大的104歲,她才80歲還很年輕。

「泡海水很好」阿香姨她自己是這麼說的。的確,有研究顯示海女的血管比實際年齡年輕,而日韓的海女平均壽命也高過一般平均。這樣看來,雖然採石花菜是個後繼無人的傳統產業,但是那幅海女風景,還可以看到好多好多年。

台灣海女阿香姨

 

(一)我與大海的故事/馮凌惠

(二)一些關於海與人的事/Si Tahaen

(三)三千六百五十天,在台灣上山下海的所見所聞/葉品言

(四)一甲子的海女歲月/王文彥

您可能會想看

Facebook

Instagram

合作夥伴

Instagram

只有 WordPress 網站管理員能看到這項錯誤訊息

Error: No feed found.

Please go to the Instagram Feed settings page to create a feed.

Facebook

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