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泳池訓練上因為調整配重一事,陸續花費很多時間調整。每一次要更改配重時,都有可能要花費半小時以上,對於沒參加過比賽的自潛員來說,可能不太清楚配重的一些細節,所以想以這篇文章來介紹泳池平潛的「配重」。
配重為何對於自潛員來說那麼重要?配重不單單只是讓自潛員達到中性浮力,配置得宜的話,更可以在平潛過程中「將動力徹底發揮」!
平潛訓練與深度訓練不同的是,深度訓練時,不管是在下潛或者上浮的過程中,你身體前進的方向都是與浮力/重力相同或180度相反的。但平潛就不一樣了,你身體前進的方向是與浮力、重力的方向呈90度的,這個差異性造就了平潛的配重與深度訓練配重許多不一樣的地方。
一般來說,調整中性浮力可透過拍影片、動作感覺、身體姿態平衡等等方式來反覆確認,至於影響平潛中心浮力的因素有哪些呢?
1. 裝備
防寒衣布料:泳池賽選手多數選用外滑面布料,保暖性較佳與低水阻特性,可以增加效率。
防寒衣厚度:防寒衣越厚浮力越大,因為泳池水溫通常不會低到哪去,所以動態平潛通常選用較薄布料。
蛙鞋或單蹼材料:蛙鞋的因素常被忽略,但鞋板的材料會決定浮力,也是不可忽視一環。
2. 配重放置的位置
泳池常見的配置為頸部與髖部。因為充滿空氣的肺是主要的浮力來源,所以頸部通常為主要配置重量來平衡。如果腿部太浮的話,則可以透過腰部配重帶配調整。
3. 身體姿態
頭部位置:透過視線的位置來判斷頭部姿態,確認有沒有確實收下巴。
手臂位置:可朝前夾住手臂或者放在身體側邊。
身體姿態:全身是否有呈現低水阻的流線型,常見的問題是弓背、駝背或骨盆前傾,這幾種身體姿態都會產上往上或往下的動力。
4. 泳池深度
雖然泳池水都不深,但還是有水壓,在不同深度的泳池作平潛時,肺部空間被水壓影響的程度也不同,所以配重也要不一樣,泳池越淺,配重要越重。因此比賽前去試場地時,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調整好配重。
一般配重介紹
『圓形頸鉛』
這種在深度訓練常看到的圓形頸鉛,也是泳池常用的款式。優點是製作簡單,成本低、選擇性多,網路上蠻多款式的。有的是固定重量,也有可以自行塞鉛沙來彈性調整重量,甚至還有能調整頸圍長度的。對於剛入門的新手而言,是一個蠻不錯的選擇。
不過這種圓形頸鉛有一個缺點,就是重量無法作到太重,一般來說2Kg的頸鉛就已經是很粗一條,甚少人會訂作一條3Kg以上的頸鉛。但在平潛裡除非沒穿防寒衣,不然需要配到3.5Kg以上都是常見的事情。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真的也訂作了一條3.5Kg的頸鉛,或是直接在脖子上戴兩條頸鉛,可能會產生以下兩個問題:
- 頸鉛太粗,夾手不易
- 重量都集中壓在脖子,會變成頭往下沉,腿部往上浮的白帶魚泳姿,不僅水阻變大,同時脖子也不舒服。
『腰部配重』
配重帶加鉛塊也是常用的選擇,但通常用來作搭配平衡身體配重。例如有的人可能因為腿部肌肉少,或者穿防寒衣後,下半身浮力增加導致會腿部會浮起來,那可以考慮需不需要增加腰部配重。
不過這也是因人而異,因為但有些人增加腰配後,平潛時會怕腳碰到地板反而增加阻力,而且有的人喜歡腿部有一點飄起來,會覺得比較舒服。
如果你只有圓形頸鉛的話,腰配重也是一個不錯的配重搭配方式,例如頸部配2Kg,腰部配1Kg這樣的方式,來平均分散配重。
一般來說很少會只有單純使用腰部配重,因為這樣的話重量都集中在髖部,上半身會往上浮,產生跟只使用圓形頸鉛來說類似的缺點。另外如果覺得配重帶太長,多的帶子會產生水阻,也可以將配重帶剪短。
平潛專用頸部配重
除了常見的腰部配重與圓形頸鉛之外,在泳池賽常常看到選手脖子到背部有一種專用配重,從背後看有點像T字型壓住脖子與上背。這是一種專用於泳池頸部配重,與傳統圓形頸鉛相比,這種配重的重量除了壓在脖子上,也往下延伸後背,達到重量平均分配,所以這種設計的配重對於平潛使用是較好的。
而除了重量可以更平均的壓在身體上半部之外,這種頸配重也不像圓型頸鉛那樣一大坨擠在脖子,夾手時候並不會被卡住肩膀,達到更好的泳姿
所以我們俗稱「平潛神器」,下面這張圖很明顯可以看出優點。
不過這種平潛神器,在深度訓練中就不適合了,這點要注意一下。
以下介紹兩家比較知名的平潛配重製造廠商:
來自歐洲生產的平潛神器,長相如其名,就像龍蝦。特點是初始的重量有1.5、2.5、4公斤可以選擇,每一節增加重量調整從100~500克都有,對於配重的調整可以達到很細微,同時很好拆裝。不過經驗上購買需要等3-6個月甚至更久,另外單價加上國際運費重量,算起來也是不便宜。
另外Lobster也有出腰配重系列,設計上也是蠻有趣的。
來自法國的Chabaud有時我們會戲稱平價版龍蝦,除了價格較便宜外,構造上也比較陽春一些。Chabaud有許多款式與重量可以選擇,從1.5-5公斤都有,在於額外配重的選擇上,最小單位是500公克,使用魔鬼氈的方式來加鉛塊增加重量,顏色只有黑白藍三種。不過價格比較便宜,使用起來也方便,也是很多平潛選手會選擇的牌子。
建議購買之前已經調整好需要的重量,不然買錯重新訂購等待非常花時間。另外Chabaud也有出深度訓練用的頸鉛。
常見疑問:
Q:換了不同的裝備是不是要重新調整呢?
當然要!防寒衣的厚度或是有沒有露出手臂都會有差異。
Q:體重增加減少了也要調整嗎?
要的,脂肪肌肉密度不同。
Q:鉛塊以1公斤為常見,若使用1.5公斤有差嗎?
當然有差異,甚至有選手為了更精準會使用小鉛塊,或是一些鐵片放在身上各個部位。
多項世界紀錄的Alexy Molchanov平潛時甚至會在腋下放上鉛塊,而我會放在尾椎的地方增加一點重量,差100公克我也要計較,但並非各比賽主辦方允許以這樣方式增加。
泳池平潛對於配重的要求非常細微,配重配得好,整趟平潛過程可以又滑順又舒適。如果配重過輕/過重或者說前後不平均,在你平潛過程中,身體就一直要額外出力維持不要觸底或浮到水面,會難以放鬆並且不舒服。
經驗上配重配好,你一個出發蹬牆可以滑至少10-12米。我甚至看過有幾位知名選手發佈過訓練影片,一個蹬牆一個划手就25米對岸了!
看完這麼多細節與需要考慮到的因素,如果對於動態平潛有興趣加強的潛水員,可以好好研究嘗試,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配重方式。也期待你與我分享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