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潛淨海—深潛海廢鬥士
基隆市體育休閒推廣協會跟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共同主辦深潛海廢鬥士活動,除了邀請水肺潛水員,這次活動特別開放自由潛水員一起下海,撿起珊瑚礁區的垃圾。

基隆市體育休閒推廣協會跟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共同主辦深潛海廢鬥士活動,除了邀請水肺潛水員,這次活動特別開放自由潛水員一起下海,撿起珊瑚礁區的垃圾。

龜山島獨特的海域景觀,吸引越來越多自由潛水員不惜犧牲睡眠,也要在清晨坐帆船出航,一睹如夢似幻的牛奶海。你是否也好奇,龜山島跟牛奶海是怎麼形成的呢?

潮汐資訊,通常是潛水員比較容易忽略的,但潮汐對於潛水計畫不重要嗎?

THEO-PATRICK FOURCADE,法國蹼泳與自由潛水選手。在2013年時,以36秒03的成績拿下Speed Apnea 100M世界紀錄,那年他已41歲

「柏楊,海洋吸塵器的概念很好,為什麼不把它移到河川來,攔截從陸地流出來的垃圾呢?」

Shinya Oi(大井慎也)是擁有三項日本國家紀錄與兩亞洲紀錄的自由潛水選手,從去年首度來臺灣參加Pacific Rim Cup 2019之後,開始緊密的造訪臺灣,似乎已經喜歡上這塊土地

Infinity Depth Games 5 在前兩個月落幕,這場長達8天,一共有6位選手的深度賽,主辦單位Infinity Freediving Cyprus竟然只有3個人。究竟他們是如何以這麼精簡的人力,完成這場國際性的賽事的呢?

11月的初秋,在基隆和平島公園的潮間帶上,一群小朋友與大人在講師的帶領下拿著紙筆與研究框、腳穿膠鞋,開心地在濕滑的地表上忙碌著

提起陳妤,許多人會在腦中苦苦搜尋,但說到「林亦珊」、「李大芝」,又會不約而同的點頭,記起劇中那情緒飽滿、稜角分明的性格女孩

自由潛水在這幾年,慢慢地走入台灣社會的眼中。越多越多人理解甚至嘗試這個被世界號稱第二危險的極限運動,了解它藏在背後的美麗。而在自由潛水界的我們,正在創造出更多美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