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鯨豚協會專訪|募資興建海洋保育類救援中心
這次來到中華鯨豚協會正在募資建置中的綜合救援中心,見到被協會夥伴們稱為「高個」的中華鯨豚協會秘書長 曾鉦琮,我忍不住有好多問題想了解:從一開始創立中華鯨豚協會的契機是什麼?除了鯨豚之外,為什麼會開始救援受傷跟擱淺的海龜?如果我們在海邊或海裡看到受傷的鯨豚、海龜,應該怎麼做才能幫助他們?以及怎麼做才能減少更多鯨豚、海龜受到人為活動影響?
這次來到中華鯨豚協會正在募資建置中的綜合救援中心,見到被協會夥伴們稱為「高個」的中華鯨豚協會秘書長 曾鉦琮,我忍不住有好多問題想了解:從一開始創立中華鯨豚協會的契機是什麼?除了鯨豚之外,為什麼會開始救援受傷跟擱淺的海龜?如果我們在海邊或海裡看到受傷的鯨豚、海龜,應該怎麼做才能幫助他們?以及怎麼做才能減少更多鯨豚、海龜受到人為活動影響?
第一屆台灣人魚表演賽,讓各地的人魚盛裝游到北區國民運動中心,共有64位人魚表演者參加盛會。從第一眼的服裝、髮型、妝容就十足的視覺震撼,而精心挑選的音樂與道具也創造迷人氛圍,時而優柔、時而帥氣的動作與姿勢,更是讓觀眾們目不轉睛。
上半年度的大型自由潛水賽事,花春盃成為國內重要賽事。第一次跟人魚表演賽在北區運動中心舉行,也讓原本就眾星雲集的花春盃更增可看性。DNF女子國家紀錄,由去年的冠軍謝新英成功推進,再次突破2022PRC的132米來到136米。
當我打開報名表單,先注意到了「海女體驗」,那是自由潛水最古老的人類文明樣貌。光是想到能夠體驗海女文化就深深被吸引,不知道現在臺灣還有沒有繼續潛水的海女?由於青年人口外流,馬崗僅剩30多戶居民堅守在這裡,保護著百年石頭屋不讓它孤獨凋零,透過青年共創、海女體驗、海廢藝術讓更多人認識這個曾被遺忘的漁村。
斯里蘭卡為稱為輝煌之島(Resplendent Isle)。我們一群自潛員也來到這,尋找屬於我們的海洋寶藏—藍鯨。
打開Netflix看見海洋的美麗與發生在海裡的故事。《窒戀》的緊張刺激讓你喘不過氣,《屏息:挑戰冰潛紀錄》中人類對於自我挑戰的堅持,或是當人太累了,換個《河豚視角:驚艷珊瑚礁》感受海洋裡豐富的生命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準備好爆米花跟可樂,一起從電影裡看到大海的不同面向。
面對「水」,陸地上的演員就跟我們一樣是凡人,有著人類身體、長期陸地生活的限制,而不凡的意志力與訓練,讓他們成功完成這部不凡的作品《阿凡達2:水之道》。不被年齡、性別給束縛,在自由潛水的世界裡,每個演員都悟出自己的「水之道」,如何跟水相處、如何跟自己的身體相處,如何直面恐懼。
《阿凡達:水之道》席捲自由潛水界,過程中有三位關鍵人物,成功讓所有演員與工作人員一躍跳進潘朵拉 Metkayina Village 的湛藍海水,分別是導演詹姆斯·卡麥隆、國際自由潛水表演協會創辦人柯克·克拉克,以及監督潛水大師約翰·加文。
2021 PRC 環太平洋自由潛水泳池賽,除了選手們的精彩表現,還有許多溫馨動人的故事在池畔發生著。胡耕瑋選手報名了菜鳥組DYNB項目,即使他目前的視力只剩下約1/8,還是勇於挑戰自己。50歲的虎哥今年想挑戰自己能不能完成平潛50米。好秋盃的人魚冠軍沈宛柔精心籌劃了求婚。驚喜與感動交織的2022環太平洋泳池賽。
11/13 來到 2022 PRC 環太平洋自由潛水泳池賽最後一天,最後壓軸的DNF項目第一名為黃華揚的150米與謝新英的132米。謝新英同時打破自己的成績(130米),創下DNF女子國家紀錄。
11/11-11/13由女子的海、台灣自由潛水發展協會主辦,台中市政府體育局指導的2022 PRC 環太平洋自由潛水泳池賽,三日賽事高潮迭起。165位選手齊聚於台中北區國民運動中心,精彩的賽事包含第一天的STA,第二天的DYN/DYNB與第三天的DNF(動態平潛無蹼)項目。
文字 / 台灣自由潛水發展協會 攝影 /…